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王氏名人 >

王祜生卒年小考

时间:2014-07-26 17:09点击: 关键字:王祜
王祜生卒年小考
    ——兼与杨巨源先生商榷
王学彪

杨巨源先生是文史大家,尤其对“三槐王”之研究,在全国享有盛誉。笔者拜读杨先生大作多部,受益匪浅,对杨先生治学为人,更是耳闻已久,不胜仰慕。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近读杨先生所撰《三槐王氏大事纪要》、《王旦年谱》、《三槐人物》诸篇(均见《槐荫千秋》),发现先生将王祜生卒之年分别定在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和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似与史实不合,本着“我爱我师,更爱真理”的原则,不揣谫陋,敢陈拙见,以就教于先生。
王祜,《宋史》有传,惜对其生卒之年未能确切言明。关于王祜生年,传记只字未提,至于卒年,仅载:“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使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守谓祜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年卒,年六十四。”这段文字是了解王祜生卒之年的重要依据,奈何语焉不详,且极易误解。查与《宋史》可为互证的《东都事略》,此段记载与《宋史》只字不差。那么,问题是王祜从“知河中府”到“未几,知开封府”,再到“特拜兵部侍郎”,最后“月余卒”,这一系列的官职变动是否都在“太平兴国初”完成的呢?期间经历了多长时间?
根据宋代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的记载:“太宗即位,谓辅臣曰:‘王祜文章之外,别有清节,朕所自知。’以兵部侍郎召,不及见而薨。”太宗,即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间在公元976年,定年号为太平兴国,976年即为太平兴国元年。据此可知,太宗即位后,便以兵部侍郎召王祜,可惜王祜病重,未能见到太宗便去世了。因而将王祜的卒年定在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或太平兴国初),似乎毋庸置疑。根据其世寿六十四,由此上推,将其生年定在后梁乾化二年(912年),亦是顺理成章。大概杨先生的结论应源于此。
然而,事实果然是这样的吗?
翻检史书,其实这种结论,早在南宋就已被人驳正。史学家李心传在其《旧闻证误》中认为,邵氏所记“谬误尤甚”。他说:“晋公本传,太平兴国三年,自华州知河中府。卒召为左司员外郎,八年,迁中书舍人,雍熙三年,知开封府,四年,以病罢为兵部侍郎,据此,则晋公自华阳再起恰十年。”李心传所列王祜最后行迹,时间明确,言辞凿凿,自然可作解读《宋史》的注脚。 由此可知,王祜当卒于雍熙四年,以病罢为兵部侍郎的一月后。
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到雍熙四年(987年),期间相距十余年,不可能没留下王祜活动的痕迹。若有,那么,王祜卒于太平兴国元年的说法便不攻自破。
查《太宗实录》,卷27收录了王祜的一篇奏章《弹劾胡旦奏》,其文作于太平兴国八年(963年)十二月。内容是弹劾状元胡旦的。胡旦向太宗进献《河平颂》,不料反惹得太宗大怒,将其文下到史馆,王祜便写了上述奏章进行弹劾。由此推知,太平兴国八年,王祜还在中书舍人,史馆修撰任上,这与李心传记载无异,因此王祜卒于太平兴国元年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司马光《涑水记闻》中记载:“太宗诏除(王旦,王祜之子)著侍郎,时方兴文学修撰,建秘阁,购文籍,旦以选预校正,遭父丧,趣出供职。”考之《宋史·王旦传》,王旦考中进士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后出任平江知县,后由何承距典郡,荐入为著作郎。因而王旦遭遇父丧,定在太平兴国五年以后,因此,王祜绝不可能卒在太平兴国元年。
又据,李元亮先生《北京京师及东西路大郡守易替考》记载:“(王祜)雍熙二年(985年)知开封府,次年十月以病罢。”参之以《宋史》:“太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那么王祜确切卒年当为雍熙四年(987年)年初。
综上所述,王祜卒于雍熙四年年初,加之世寿六十四,那么王祜生年应为同光二年(924年),当无疑义。但不知杨先生以为然否?
 
   庚寅夏于柿园精舍

Copyright © 2011-2015 庐陵王氏网 版权所有: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办公地址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中天宾馆一楼(位于吉州区鹭州东路28号,吉安市邮政局对面,附近有6、9、10路公交车站点)
联系电话 18079655915 庐陵王氏该公后裔QQ群 23612981 网站联系 王义和电话 18079655915
本网站资料仅供王氏宗亲寻根问祖、交流联谊、谱牒研究和文化传播,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须转载敬请注明网站及作者!
chn-w.com赣ICP备12004828号-2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