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王氏名人 >

诗人王礼锡

时间:2015-03-09 11:12点击: 关键字:王礼锡
王礼锡(1900-1939),生于江西安福县洲湖镇王屯村。 安福县素来文风鼎盛 。村里设有祠堂学校。村民诚朴勤劳,敦亲睦邻。王礼锡的家庭就是这个村里

    王礼锡(1900-1939),生于江西安福县洲湖镇王屯村。
  安福县素来文风鼎盛 。村里设有祠堂学校。村民诚朴勤劳,敦亲睦邻。王礼锡的家庭就是这个村里的一户诗书相传的书香门第。
  王礼锡的父亲王肇均(1882-1906),字镇垣,英年早逝,遗一子,方六岁;一女瑞英才三岁。
  母亲彭淑才(1885-1953),出生名门,是安福县严田镇人。她的祖父彭美,与王肇均的祖父是同治四年(1865)同年进士。她的父亲彭士荃,安沅香,清末做过湖南东安知县。他的哥哥彭学浚,是王礼锡的叔祖父的学生,清朝举人,民国初年国会议员。三弟彭学沛,做过南京国民政府的交通部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中央日报》总编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欧美文化有很高修养。在繁忙公务之余,勤于著述,著有《国际法概论》、《中外货币政策》、《建国概论》、《欧美日本的政党》等专著,1948年12月,因飞机失事身亡。
  王礼锡的祖父王仁熙(1850-1928),安伯兰,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不但学问深湛,而且对数学也有特殊的研究,著有《算草》三种,开国人学习数理风气之先,还写有小说《我有我》(清末活字版)。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本乡倡办复真高等小学,宣统元年(1909)任江西省咨议局议员。辛亥革命后,他倡导以农业救国,在本县办农业、林业,推广良种早稻,是早年改革农业的先驱。
  叔祖父王仁照,字仲兰,也是博学多才,精通诗词,熟谙文史的教育家。早年曾参加维新派江标的湖南学使幕,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任吉安府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晚年在乡里办学校。著有《葵芳斋诗集》等书。他的儿子王泗原,建国前历任《日新日报》、《前方日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教育部、出版总署编审、《中国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长等职。他还主编最早的工农速成中学语文课本,出版《离骚语文疏解》、《离骚例释》、《楚辞校释》、《古语文例释》等专著。其中《古语文例释》就先秦两汉典籍中语文上的疑难问问题,一一作了辨析,提出正确的解释,是研读古籍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楚辞校释》运用语法、训诂、古音、文字、校勘的方法,辨正文字音交的论误,阐释篇章字句的意义,富有创见。如运用故楚旧地的江西吉安、安福、永新、莲花一带的原存方言,解释楚辞的“羌”字,解决了东汉王逸以后历代学者未能正确解释的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赞扬。该书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图书奖。王泗原重视家乡的历史文献,整理出版了王邦玺的《贞石房奏议》和诗集《释簪草》,还整理出版明代安福刘铎的《来复斋稿》和清初安福抗清女英雄诗人刘淑的诗集《个山集》。1992年,他担任编《安福县志》顾问,为保存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故乡历史文献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王礼锡在幼年与少年时期,受到祖父与叔祖父的教诲最多,弥补了早年丧父的遗憾与不足。
  曾祖父王邦玺(1827-1893),字介卿,一字尔玉。同治四年(186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曾任国史馆协修、国子监司业、文渊阁校理、翰林院侍讲、侍读、日讲起居注官,入直上书房。后还乡,主讲吉安府白鹭洲书院与临江府章山书院。
  王礼锡的上三代都是博学鸿儒、爱国志士,对王礼锡日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王礼锡十岁时的第一首诗:“昨夜君入市,途中草木枯。借问傲霜菊,留得一枝无?”因得到祖父的赞赏,诗兴大发。后遵照祖父教诲,不敢匆忙为诗,而是把名家诗集一家一家地看。从李义山、孟东野到李长吉,五揣摩,细心品味,深受陶冶。在南昌心远大学求学时,得到名师彭泽汪辟疆先生指点,钻研宋诗。他特别仰慕后山和东坡,而不满意宛陵和山谷。他潜心于历代诗家诗作的研究,取法唐宋诗词,却不因循承袭。
  1924年1932年,为王礼锡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后来结集为《市声草》于1933年2月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内容为《市声集》《风怀集》、《流亡集》和《困学集》四辑,真实记录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轨迹。
  1932年,王礼锡与陈铭枢、梅龚彬、胡秋原等创办神州国光社,与陆晶清合作主编《读书杂志》,出版了四期“中国社会史论战”专辑,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反响。这是我国现代 思想文化史上继五四时期的思想斗争后,最为突出的一场思想斗争。王礼锡为组织这场论战,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3年3月,王礼锡与陆晶清被迫流亡欧洲。五年旅欧期间,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以Shelley Wang 笔名,发表诗作,闻名于欧洲,被欧洲文坛誉为“东方的雪莱”。王礼锡海外诗作,后来结集为《去国草》,由中国诗歌出版社出版。在海外期间,王礼锡还写了不少随笔,结集为《海外杂笔》和《海外二笔》,由中华书局相继出版。
  1938年12月,王礼锡偕陆晶清回祖国。他开始写诗,用来鼓动人民大众抗战。1939年6月,王礼锡任作家战地方问团团长,率领“笔部队”到敌后,用笔和敌寇战斗。同年8月26日因病逝世,全国举行悼念。
  王礼锡不但是一个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还是个出色的文学研家,他的专著《李长吉评传》,曾获得朱自清、周阆风先生的高度评价。
  王礼锡夫人陆晶清(1907-1993),云南昆明人,原名秀珍,笔名小陆、娜君、梅影、清等,先后出版有诗集《低诉》,散文集《笺素》、《流浪集》,论著《唐代女诗人》。1926年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31年4月与王礼锡在日本东京结婚。王礼锡逝世后,曾主编《扫荡报》副刊。1945年夏以《和平日报》特派记者身份赴欧洲采访,报道过联合国大会和巴黎和会。1948年回国,任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建国后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1993年3月13日因病逝世。
  王礼锡生有三子:士忠、士信、士志。
  王士忠为台湾大学教授,著有《国际贸易实务》、《南洋十年》、《英语发音学》专著,现定居美国休斯敦。三子王士志历任记者、编辑、教师,晚年倾全力搜集编印其父王礼锡文集。1989年6月因车祸逝世。其子王效祖继承父志,继续搜集王礼锡遗著。先后参加《王礼锡诗文集》、《王礼锡传》等书的编写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王礼锡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潘颂德:《王礼锡研究资料》,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王士权、顾一群、王效祖:《王礼锡传》,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士权:《爱国诗人王礼锡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安福县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Copyright © 2011-2015 庐陵王氏网 版权所有: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办公地址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中天宾馆一楼(位于吉州区鹭州东路28号,吉安市邮政局对面,附近有6、9、10路公交车站点)
联系电话 18079655915 庐陵王氏该公后裔QQ群 23612981 网站联系 王义和电话 18079655915
本网站资料仅供王氏宗亲寻根问祖、交流联谊、谱牒研究和文化传播,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须转载敬请注明网站及作者!
Power by DedeCms chn-w.com赣ICP备120048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