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王氏文化 >

江南世家望族——什香王家古村

时间:2016-12-27 22:37点击: 关键字:什香王家,什香
山因木荣而秀,村依人气而旺。什香古村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从遐迩闻名的“什香八景”中去略见其一斑吧。


     距吉安市中心西北约二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神奇而又古老的村庄,只见山明水秀、虎踞龙盘、古木参天、新绿遍地。她的名字就叫什香(有谱记“什郷”)。“什”的字义是“各种的,多样的”;“香”芳也,本义乃是五谷的香。意为众多乡村的聚合。村名如此,故事绵长。传说八百多年前伯玉公居住在一个叫“汽头”的地方。一日他背着银子骑着马儿,准备去吉州府寻生计。当他走到池头(如今上王村与下王村之间)这个地方时,口也渴了,人也乏了。突然,他看见一弘清泉从石缝里流淌下来。于是,他就下了马,躬下身,双手一捧,一堆碧玉就往口里送去了。哇,好清冽甘甜啊!饱饮一顿后,老祖宗就躺在草地上少憩。就在他朦朦胧胧之时,似乎周围的草都变成了金黄色的稻子,正向着他微笑摇曳呢。老祖宗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就驻下来,雇了泥工木匠,造房凿井,安家立业,晨耕夕读,于此养子育孙了。伯玉公为什香(下王、上王统称)开基祖,其后裔分居庐陵枫岗、都塘、上田、新塘、螺陂、案前、白塘弦、枫塘、荷塘、黄塘、坤溪、仁塘、长坪、金竹坑、合溪、轸塘、何山、同山、泸田、后坑、路口、坑口、追塘、钱塘、峡江梅源、吉水阜田、谷村书院下、永丰东门岭、南康东门靴岭下、袁州等地,还有或出仕或经商而定居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山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苏等地,有的移居海外,可谓繁荣昌盛,瓜瓞绵长。
    什香王氏,历经宋、元、明、清朝至今,由农经商,人丁渐旺,进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什香王家人通过科考、捐保和祖德荫袭等途径,历朝考取进士九人,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跻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130余人,曾有“一榜春秋三进士,五人兄弟四神童”之美誉,实为江南王氏的一大望族。
    山因木荣而秀,村依人气而旺。什香古村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从遐迩闻名的“什香八景”中去略见其一斑吧。

 

    “古祠换新貌”   祠堂既是族人拜祭祖先之场所,也是族人进行宗法、祖训、族训、家训等教育之场所,更是族人商讨重要事务和宗亲会聚之场所。祠堂规模之高大宽阔,足可见其家族之兴旺发达。早在南宋时期,什香先祖就在村前建造了王氏祠堂,堂号为叙伦堂。历朝历代,屡毁屡建。共和国甲午年,什香人积极倡议重建宗祠,并筹措资金近百万元人民币,日以继夜监督施工,保质保量,使宗祠得以顺利竣工。如今之叙伦堂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什香祠堂的魅力,不仅仅是它的建筑之美,更重要的是它的“诗礼”这个传家之宝。祠堂门口两尊高耸的石狮,雄踞天下、威震四方。祠堂门口四根大柱上的两幅长联“源远流长共尊连岭为太原世家  支分派别归统什香系江南望族”、“ 文韬武略世代英豪祖德溯渊源  瓜衍椒繁人丁兴旺子孙庆昌炽”,前者强调了什香的源流,后者讲述了什香的昌盛。门面上的“龙凤呈祥图”、“高山流水图”、“谈经论道图”、’高士垂钓图”,都体现了华夏的传统文化。祠堂内外的绘画则是采用中文谐音来寓意美好祈盼的。如:花瓶寓意“平平安安”;竹子寓意“正直”;荷花寓意“高洁”; 高大松树下面仙鹤展翅寓意“长寿”;张翅的蝙蝠则“洪福齐天”; 有锦缎的寓“锦绣前程”;有蝙蝠与祥云寓意“福祥双至”; 有回纹寓意“回纹不绝,子孙不断”。还有“吟诗作赋图”、“谦谦君子图”、“读书图”、“下棋图”等等,显示了什香人的高雅情操;“喜鹊唱梅图”、“鸳鸯戏水图”,则展示了什香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祠堂内的楹联“天下无双国士  江西第一王家(文天祥题)”,“庭前多麟趾  池上有凤毛(罗洪先题)”,“一榜春秋三进士  五人兄弟四神童”,“尽忠唐室爵列上公父子军国两宰相  发迹宋朝名联金关兄弟进士四神童”,“世笃忠贞点点都是泸溪水  家传仁孝片片犹带莲岭云”, 这些楹联分别从歌功颂德、宣扬忠孝节义等方面渗透着对世人的训诫和希望。每年从小年开始直到正月十六,族人都要把开基祖伯玉公的画像挂在正厅,表达对祖宗的尊敬与思念。而正月初一,则是“上丁”的喜庆日子,头年各家生了子女的族人今天全到祠堂上谱,全村男丁都聚集在祠堂里喝酒庆贺。从祠堂的文化底蕴中可以看出,为什么什香族能兴旺发达,应该说这与先人在培养后人的思想品德、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处处提携教育是分不开的。
    “泮塘浮众生”  在祠堂正前方二十米外,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名叫“泮塘”。前面还有一座八字形的照壁。据说这是当年修建祠堂时请了“大师”点化而建的,起到蓄气聚财、藏风得水、人丁兴旺的功用。池塘的水从村庄内的高水沟流进,到了一定水位又从另一个低水口排出,长年流水不蠹,水质清净。历代族人在池塘里放养了金鱼、锦鲤、乌龟等水生动物,凭栏远眺,可引起多少思绪、多少惆怅,还可增加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又可培养世人的仁心和善念。
    “宝树护灵泉”  井水,可供饮食,洗濯衣冠,灌溉良田,泽润万物。自古以来,择地挖井,既要讲究水质之美、环境之幽,又要考虑风水之佳、压邪之重,以保族人平安、六畜兴旺。什香的这口井四边长度不足一米,井深不到两米,水深也就一米左右,一眼可见井底之物。井虽小而品位高,水质优且水源足,真乃“山脉融液,泉源所钟”也。因为泉水自红色沙砾岩中渗出,业经多番过滤,其洁净程度可想而知。泉清且甘香,冬温而夏凉。俯身一饮,舒爽甘怡。千百年来,吉安多次大旱,江水干枯,土地龟裂,附近村庄诸井皆竭,唯有此井水涓涓不绝,使芸芸众生得以传承。故此井被历代先民恭称为“北门出行第一井”。地方名士曾这样描述此井水:“煮为茗,芳洁不变;酿为酒,醇美不酢;制为浆,清香不腐;烹为药,质剂不改”,把它称道得尽善尽美。老祖宗的环保意识很强。他们在井的周围种植了许多樟树。岁月流逝,先人作古,但他们流下了这片郁郁葱葱的古树林。这些树不仅是风水宝树,给整个家族带来了好运,使之子孙昌盛,而且保持了水土,保护了井水,令其长流依然。特别是水井上方两米处那五、六人才可合抱的古樟树,令人感觉它就是这口水井的保护神。
    “峥嵘罗汉松” 在下王村的中央地段,有一颗高大的罗汉松迎风摇曳。此树树干之粗壮需三人合抱。据说,这是开基祖当年栽种的,应该也有八百来年历史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汉松象征着长寿、守财,寓意吉祥。可见老祖宗还是有相当高的品味。走进这颗罗汉松,人们可以看见树干上密布着一个个宛如菩萨的头像,有的含笑,有的怒目。仿佛想告诉我们,他们曾经见证过多少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它既编织了一曲曲民俗民风的乐章,还记载了一串串耐人寻味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福建商人看见此树,就想出二十万的价格将树买走。结果招来了全村人的坚决反对,他们都把这颗罗汉松视为神明的化身,“镇村之宝”岂能惠及他人。近年来,外地省亲的宗亲都要摸摸这颗宝树,人们总觉得它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守护神,能给人带来平安、长寿、幸福、财富。
    “竹园读书声”  在村庄后面的后龙山上,老祖宗栽种了一片竹林。因翠竹成片,故名“竹园”。园中葱绿苍翠,浓荫覆地,非常凉爽。每年春雷响过,雨后春笋悄悄萌发,春风轻轻拂去层层笋衣,新竹换上了嫩绿的新装,一个个犹如纯真修长的少女,在春光里婷婷玉立。在这清幽澄净的竹林中,不时能看见一个个清秀如新竹的翩翩少年,时而高声亮嗓地念着豪放的唐诗,时而低吟浅诵地拍着婉约的宋词。呵!青春的火花从此绽放。……
    “红枫三柱香”   在竹园的前面,老祖宗还栽种了三颗枫树。这三颗枫树等距离排列,高有八丈,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更加巍然挺拔。待到深秋时节,满树的枫叶都变红了,远远瞭望,犹如三支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全村人的心房,鼓舞着什香人自强不息地走向远方。
    “龙岗看农耕”  什香的地盘很大,每年的正月十五,村民们都要在族长的带领下去巡山,走一圈要四、五个小时。辖区内较高较大的山就要数龙岗和虎山了。之所以称龙岗,是因其绵延起伏,宛如龙形。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站在龙岗上,极目四望,好一幅春耕的画面:一个个农民,一手执着木制的犁柄,另一手挥着鞭子,吆喝驱赶着黄牛,铿锵有力地前行,在灰黄色的田地上留下了一行行油亮的波浪。小鸟跟随着他们在寻找虫子吃,布谷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歌唱。村民们在这里播种希望,生命也在不断地延长。
    “虎山听松涛”   虎山占地较大,它似一头猛虎蹲卧于什香的北边,故也叫虎形山。山上原来都是樟树和马尾松,以及各种杂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政府号召引种湿地松,于是整座虎山都栽种了湿地松。几十年过去,树木成林了。一颗颗粗壮的松树笔直的冲向天穹。走在这铺满松针的树林间,听着那阵阵轰鸣的松涛声,闻着那悠然飘来的松油香,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舒畅万分,忍不住要张开双臂,放声歌唱。哟!这是一个吟诗作赋的好地方。
     如今什香人生活好了,思想也与时俱进。什香人在吉新公路二十公桩的路两旁,规划建造了近百栋的新房。路两边栽种了景观树,房前留有行人路和非机动车道。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新建了一所占地面积近六十亩的现代化中心小学,什香的儿童可就近入学了。村中间还修建了几个休闲花园,安装了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处处展现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新风貌。我们坚信,勤劳勇敢的什香人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庐陵太原王氏  四十二世裔孙  王义和
Copyright © 2011-2015 庐陵王氏网 版权所有: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办公地址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中天宾馆一楼(位于吉州区鹭州东路28号,吉安市邮政局对面,附近有6、9、10路公交车站点)
联系电话 18079655915 庐陵王氏该公后裔QQ群 23612981 网站联系 王义和电话 18079655915
本网站资料仅供王氏宗亲寻根问祖、交流联谊、谱牒研究和文化传播,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须转载敬请注明网站及作者!
Power by DedeCms chn-w.com赣ICP备120048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