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祭祀专区 >

秋女英灵归何处?

时间:2014-10-09 11:38点击: 关键字:秋瑾,王廷钧,王沅德,王灿芝
   
    作者:文热心


    湖南曾有秋瑾女士祠,湖南人原本欲把秋瑾烈士的遗骸安葬在湖南岳麓山,这都是民国初年的事了。
 
  原因很简单,秋瑾虽不是湖南人,却是湖南的儿媳妇,而且秋瑾是从湖南双峰去日本的,也可以说,湖南是秋瑾这个“鉴湖女侠”革命的起点。
 
  正因为如此,湖南至今还有三处秋瑾故居,一在双峰县荷叶塘,与曾国藩的富厚堂相距不远;二在湘潭市内,即秋瑾夫家当时开设的“义源当铺”;三是株洲石峰区清水塘的大冲村。
 
  湖南筹备安葬秋瑾
 
  湖南女杰唐群英既是秋瑾的知心朋友,也是革命同志,还是亲戚。湖南反正后(清廷尚没有被推翻),唐群英回到湖南,与另一位女权主义者张汉英,就面告都督谭延闿说:“革命如果成功,当为秋瑾表扬,不但要为她建立专祠,还要让专祠成为继承秋瑾遗志之地,同时要让专祠成为湖南妇女组织的驻地和聚会地。”
 
  民国建立后,湖南的革命党人得知秋瑾烈士草草安葬在湘潭昭山,特别是烈士为国捐躯后安葬的波折后,感到实在对不起秋瑾,于是一场在岳麓山安葬秋瑾的活动在民间酝酿着。
 
  这日,《长沙日报》还刊出了郑泽叔容撰的《为秋瑾女士改葬麓山公启》。提议将秋瑾之墓“迁之岳麓,巍然高冢”以“增婺女之光辉”,希望“诸君子所欢从也”。
 
  时为都督的谭延闿接着下达命令,叫同盟会员周震鳞等组织追悼会筹备处。
 
  人们愤于湘乡人陈湜之子陈国栋当年力主杀秋瑾,故强烈要求没收陈湜筑在长沙城内黄泥街双鸿里的陈家花园,以其充当秋瑾烈士专祠。原来,陈国栋为浙江候补道时,恰逢1907年秋瑾因受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案件牵连而被捕,他力促浙江巡抚处斩秋瑾。现在,清廷被推翻,共和已开创,你陈国栋既然是杀害革命者的帮凶,还能逃得脱?
 
  于是,谭延闿的都督府下令秋瑾烈士的家属送秋瑾的遗像入祠供奉。秋瑾灵位入主陈家花园之日,盛况空前。据当时报纸记载,“秋女士夫家王姓,主建祠之事,并迎神追悼,热闹参加者,非独军政警界,而人民男女,亦空巷相趋”。
 
  1912年7月19日,省会各界集会秋瑾祠,举行追悼秋瑾大会。
 
  10月10日,回湘的黄兴,到秋瑾祠致祭秋瑾。
 
  秋瑾嫁给湖南郎
 
  秋瑾,本是浙江绍兴人,1890年随父来湖南。
 
  光绪二十二(1896)年四月初五,秋瑾与王廷钧在湘潭十八总顺泰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姻后就回到王的老家——湘乡县(现为双峰县)荷叶塘神冲老铺子的房子里。秋瑾这个浙江女子和湖南伢子结缘,并不是因为他们心灵擦出了爱的火花,而是由两家父母做主。秋瑾的父亲秋星侯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湘乡县督销总办,结识了曾国藩的长孙曾重伯,经曾重伯的介绍,湘潭义源当铺老板王黻臣又结识了秋星侯。秋星侯照媒妁之言,将女儿秋瑾许配给了王黻臣第四个儿子昭兰,也就是王廷钧。王氏家族富有,现在湘潭县仍有“王十万”这一地名,正是这一家族当年富甲一方的写照。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尽管秋瑾是一个“风姿英发”的人物,“幼年时,从其父学通经史,工诗词,又好剑术,善骑马”,一旦“老大嫁给商人妇”,一时也得踏上传统的婚姻生活和中国妇女近二千年来的生活方式轨道。
 
  这种生活对秋瑾是一种摧残,她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这种苦闷不因婚后第二年生了第一个孩子源德而消退。“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和“重重地网与天罗,幽闲深闺莫奈何”,就是秋瑾在这里一住四年心里状态的写照。王廷钧在1900年捐了个户部主事的京官,秋瑾才随夫北上“小居京华”。
 
  可是京华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感,遭庚子之变,她看到了外国侵略军的野蛮暴行,这激起了她的满腔义愤。

秋瑾于1903年填了一首《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轼。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在这首词中,虽然也有她和王廷钧结婚八年的生活过得并不美满的影子,可更多的是一种面对国家积弱、民族受侮而身为女儿身、不能指点江山的不甘。据史料记载:“秋瑾寓居京师日久,既见清廷腐败,又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遂专去日本留学。”
 
  秋瑾的心愿:坟邻岳王墓
 
  在日本,秋瑾认识了孙中山、黄兴等人,加入了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春,秋瑾从日本回国开展革命活动,经同志介绍,入浙江南浔浔溪女学任教,结识了该校校长、女诗人徐自华,结为盟姊妹。在秋瑾引导下,徐自华先后加入了光复会和同盟会。
 
  9月的一天,秋瑾在试制炸弹时因意外爆炸伤了手,回家乡绍兴疗养。月底,徐自华赶来绍兴探望,姊妹相约同去杭州游西湖。游湖之中,秋瑾手指西泠桥方向,神色严肃道:“身入革命门,总有牺牲者,若能葬身那里,坟邻岳王墓,为福多矣!有朝一日为革命捐躯后,就请为我成全。”徐自华慨然应答:“定然遵办!”
 
  1907年6月中旬,秋瑾与在安庆的徐锡麟约定,皖浙两地同时起义。不料安庆方面走漏了风声,情况突变。徐锡麟来不及通知秋瑾,提前独自发动,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因势孤力单兵败,惨遭杀害。浙江巡抚张曾扬得安徽方面的通报,令绍兴知府贵福捉拿秋瑾。
 
  秋瑾被捕后,于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在绍兴轩亭口慷慨就义。贵福杀害秋瑾后,令暴尸街口,以儆效尤。直到上午10时左右,才由几个当地仗义的士绅出面,先雇了一个鞋匠缝合了秋瑾身首异处的尸体。有大通学堂的洗衣女工,感于平时受秋瑾善待照应,不顾安危,深夜里用席子将秋瑾遗体包裹了送往善堂。善堂施舍薄棺一具,草草装盛后,雇了小工抬到郊外府山(卧龙山)北麓,掩埋于星罗棋布荒冢群中。
 
  第二次至第五次葬身
 
  秋瑾的第二次葬身,是其大哥秋誉章将她的灵柩偷偷移到常禧门(即偏门)外严家潭丙舍,想先在那里暂时存放一段时间。不料这丙舍舍主闻说是被砍了头的革命党人棺木,无论如何不肯收留。秋誉章无奈只得在大校场近旁的乱坟堆中,择地暂放秋瑾的灵柩。灵柩上仅覆盖数片草苫,以避风雨。
 
  秋瑾第三次葬身:是徐自华与秋瑾的另一个盟姊吴芝瑛共同进行的。由吴芝瑛出资大洋200块,购买墓地及建造秋墓,徐自华则负责选定墓址及营葬。在杭州孤山胜景西泠桥堍,选购得土地一方造墓。趁夜间无人,打着火把在大校场边荒地上寻找得秋瑾灵榇,护送至杭州后入土。时为1908年1月25日。
 
  第四次葬身:1908年秋天,清廷御史常徽来杭城,信步西泠桥畔,无意之中发现了秋瑾的坟墓,不禁勃然大怒。回京师后,立即奏请削平秋瑾墓,毁尸灭迹,并捉拿查办徐自华、吴芝瑛。朝廷准奏,令新任浙江巡抚增韫办理。大祸迫在眉睫,徐自华与吴芝瑛商量,利用各自的特殊关系保全秋瑾灵榇。增韫发话:“秋墓削平不可更改,棺材可由秋氏家人取去,不许再葬杭城;对徐自华、吴芝瑛网开一面,不予查究。”不日,秋誉章雇人挖取秋瑾灵柩运往绍兴,仍然寄放在常禧门外严家潭殡舍。
 
  第五次安葬:过了1909年的农历新年,殡舍馆主不知又听到了什么风声,约见秋誉章,老调重弹秋瑾是革命党头目,殊多不便,催促尽快搬走。秋誉章不忍妹妹灵柩飘零不定,魂无归处。他已得悉,秋瑾的丈夫王廷钧不久前病故,决定前往湖南湘潭,与王家商量,将秋瑾棺木运湘,与丈夫王廷钧合葬。秋誉章到王家后,道明来意,声泪俱下。王廷钧的母亲感念秋瑾为王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终于点头答应,嘱孙子王源德去绍兴迎还母亲灵榇。1909年11月,王源德到绍兴,陪伴着秋瑾灵榇启程,经水陆辗转历时20多天到达湘潭,与王廷钧合葬在离昭山10里处的石坝子墓地。
 
  安葬秋瑾:浙江也在行动
 
  正当湖南紧锣密鼓筹备六葬秋瑾时,浙江的徐自华又开始了实现秋瑾“埋骨西泠”遗愿的行动。就在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开国的当天,她就以同盟会会员的名义,发布《西泠重兴秋社并建风雨亭启事》,还致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请予支持。3月1日,徐自华约会秋社成员,呈文浙江省议会,提议:“秋墓被清廷平毁后,灵榇移往湖南,与烈士生前意愿相违,应迎归秋瑾灵榇,还葬西泠。”这一提议得到浙江军政府及各界响应。浙江省议会议决:在原墓址建造风雨亭,亭西边重建秋墓,没收建在附近镇压太平天国时的湘军将领刘典的祠堂,祠产拨归秋社,改建为鉴湖女侠祠。并调拨专款委托秋社专司其事。都督汤寿潜根据各方推荐,任命徐自华为营葬事务所主任。
 
  秋社社员褚辅成此时主持浙江民政。他致电湖南都督谭延闿:“敝省议会议决恭迎鉴湖女侠秋瑾柩归葬西湖,并建专祠奉祠。即日派人到湘接洽,乞转湘潭十八总义源当秋侠之子王沅德为盼。”

但是,湖南没有让步,复电浙江:“秋侠灵柩将留湘上,并由其子委托秋彦璜君赉遗像、衫裙还浙,于西泠故址建筑衣冠冢。”原来,浙江的提议遭到王氏家族的反对,只同意把秋瑾的衣衫、遗像还浙建衣冠冢。湖南的革命党人出于对秋瑾的崇敬,已经筹划为秋瑾烈士筑墓于岳麓山。他们当然不同意秋瑾灵榇东迁,理由也很充分:西湖与岳麓并称名胜,似不以属浙属湘为之畛域,葬于湖南,于山川可以生色,于秋氏家祭亦较便利。
 
  为此,徐自华等据理力争:烈士牺牲于浙江,安葬西泠与岳武穆为邻,本系烈士生前之愿望,曾再三嘱托我等为之实践,故以秋女士灵榇迁还西泠为宜。
 
  自此,浙、湘两省电文交驰,争论不休,双方相持不下,一时陷入僵局。
 
  双方各执一词,难以达成一致,只得上报中华民国总统府裁定。
 
  延至1912年9月间,北京下达复文:许秋社同人迁葬秋瑾灵榇,并命湖南方面将秋烈士遗榇交出,并护送到浙。
 
  到此,湖南都督谭延闿只好表示同意,为此专门下了批文:“秋女烈士为国致命,薄海同钦,安葬西湖,极为允当。该氏因骨肉至亲,移葬家山,于情理亦属相合;今以秋侠为革命巨子、世界公人,不敢一家私有,已许秋社同人迁葬,深明公理,良堪嘉尚。仰即将秋烈士遗榇交出,以便护送到浙。”把浙江方面的来函发往湘潭地方政府并王家,令遵照执行。
 
  不料秋瑾之子王源德拒绝执行,复信谭延闿申述理由,大意谓:前奉祖母之命迎榇还乡,以尽人子之责,至今已三年,而今忽而东迁,使合葬双亲变分葬两地;又烈士子女本在湘潭,既欠人理,又失孝道。
 
  徐自华闻讯忙召秋社社员陈去病商议,陈去病是南社发起人之一,与湖南文化界人士比较熟悉。陈去病到湘后,多方游说,湖南与秋瑾熟悉的一些同盟会员王时泽等人也帮助劝说,王源德终于同意将其母遗骸归葬西湖。
 
  第六次安葬:归葬西泠
 
  9月底,秋瑾的灵榇自湘潭启运,送往杭州。谭延闿大为隆重,指派专使护灵。
 
  12月8日上午,孙中山先生从上海到达杭州。谈到秋瑾时,他不胜悲怆地说:“可痛者,最好的同志秋女侠一瞑不视。兄弟此来,固不仅展览西湖风景,亦将一施凭吊。”次日,孙中山先生至秋社祭悼秋瑾,摄影留念,书写了“巾帼英雄”匾额,又致送挽联一副:
 
   江户识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他还欣然同意担任秋社的名誉社长。
 
  1913年春,西泠桥畔万绿丛中,风格独异的秋瑾新墓落成。
 
  湖南筹备“六葬”秋瑾,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也展示了湖南人的情感:对烈士的敬仰,对烈士精神的弘扬。


编者按:秋瑾的夫君是王廷钧,王廷钧,讳昭兰,字子芳,号纯馨,是庐陵太原王氏分支上湘王管王氏十七世,生有一子(王沅德)一女(王灿芝,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Copyright © 2011-2015 庐陵王氏网 版权所有:吉安太原堂文史研究会
办公地址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中天宾馆一楼(位于吉州区鹭州东路28号,吉安市邮政局对面,附近有6、9、10路公交车站点)
联系电话 18079655915 庐陵王氏该公后裔QQ群 23612981 网站联系 王义和电话 18079655915
本网站资料仅供王氏宗亲寻根问祖、交流联谊、谱牒研究和文化传播,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如须转载敬请注明网站及作者!
Power by DedeCms chn-w.com赣ICP备12004828号-2|